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瞄准“痛点”破难题突出新旧动能转换 茌平产业转型提升发展含金量

发布时间:2017-06-09来源:聊城市人民政府浏览字体:[      ]

矩形燃气熔保炉、液项内导铸造机、电磁搅拌、喂丝机……6月2日,在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6.47亿元的茌平信源年产100万吨新型合金铝功能材料建设项目车间,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安装调试设备。

“我们引进的这196台自动化设备填补了行业空白,生产的铝合金圆铸锭材质轻、硬度高、耐腐蚀、易加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项目负责人张存忠说,从以大众化的普通铝制材料为主到积极向高端铝合金“进军”,信源仅用三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内外同行二十年走过的路。

这一项目是茌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一个缩影。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茌平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茌平县委书记张琳表示:“经济新常态下,加快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是抓好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当前,实体经济出现了新困难,必须瞄准‘痛点’破难题、补短板、延链条,以扩大有效供给实现‘动能转换’,这是茌平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着眼于此,茌平县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培育壮大新动能、通过产品升级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逐步形成了“混合动能”新引擎,着力推动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工程,为经济转型增加更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空间。“茌平是工业大县,传统产业占比较大,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加快转型升级,对茌平而言尤为迫切。”茌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正林介绍。

省委、省政府提出新旧动能转换这一重大战略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下发通知作出具体部署。作为全市产业转型的主战场,茌平县迅速行动起来,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决定依托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区这一载体,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改制,努力做好“以四新促四化”这篇大文章。

紧盯“高端”延长产业链条,补上产业链条上缺失的关键环节,是茌平着力抓的重点。位于聊城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区的信力源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鲜明地体现出这一发展路径。“我们拥有最新超薄型电子铜箔生产技术,生产的铜箔厚度能达到6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信力源负责人陈国营介绍,超薄电子铜箔是制造智能手机、汽车、航天器材等产品的必需材料,但长期以来,由于国内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这种材料被日本企业垄断。“在市场需求旺季,为了这片薄薄的铜箔,国内很多精细化制造企业只好推迟生产。”陈国营指着正在建设的厂房车间告诉记者,信力源为这一项目砸下25.87亿元资金,投产后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为推动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茌平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该县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提升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用资金,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成果转化给予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园建设等给予适当无偿资助,并确保专款专用,加快创新科技的市场转化应用,“刺激”企业由制造逐步向“智造”转化。

  目前,茌平县已经初步形成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热潮:领航铝业与深圳力同联手新上20万吨铸扎卷项目,生产0.0065毫米铝箔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总投资37亿元的信烨硅酸铝耐火纤维项目产出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大型船舶、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领域;汉江集团、山西惠峰集团、中国建材集团等大个头名企纷纷进驻茌平。尤其是今年以来,年产3万吨超薄电子铜箔、山东省中压输配电设备检测中心等一批新项目集中落地,形成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项目库”,凝聚起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