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茌平新农村建设纪略:一幅美丽富庶的画卷

发布时间:2014-04-27来源:聊城日报作者:王帅 刘明明浏览字体:[      ]

茌平县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美丽”和“富裕”两手抓,通过编制科学的村镇发展规划,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新形式,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产业人才,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稳固载体,将一幅乡村美、村民富、农业强的美好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293个村披上“美丽衣”

103平方米的居民楼收拾得干干净净,房子里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这楼房干净亮堂,小区里还在建超市、健身广场,这日子真是做梦都不敢想。”茌平县博平镇三教堂村刘玉峰老人高兴地说。

茌平县以加快农村新居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的突破口,改进农村风貌、加速土地复垦,铺就农民幸福之路。五年来,茌平县采取自建合建相结合、新建改扩建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县293个村推行农村新居社区化建设。同时,加快旧村旧宅的拆除复耕力度,目前,该县拆除旧宅近9000处,复垦土地3.4万亩,87个行政村整体拆迁完毕。

9万农田变成“致富田”

在韩屯镇冯郎村,德义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40亩,建起了90个高标准秀珍菇种植棚,成为鲁西规模最大的有机珍稀菇种植基地。据估算,年纯利润将近260万元,带动近百农民成为“双薪族”。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茌平县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据了解,茌平县560个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现金补偿、实物补偿、入股分成、入股分红、补偿加分红、托管、半托管等形式,累计流转农村耕地8.95万亩。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8%,规模经营的贡献率达到60%。

3200名农民成为“土秀才”

近日,打着“二维码”的蔬菜在由肖庄镇乡土人才杨长福创办的茌平鲜果时光果蔬有限公司的经营下,进入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型超市、餐饮连锁、机关学校、企业团体及社区。作为进京销售的茌平“二维码”蔬菜每天能够销售蔬菜100吨以上。

茌平启动了乡土人才素质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努力破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该县积极引导支持乡土人才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致富能人发挥帮带作用,采取“一联十”的形式带动农民致富。目前,全县涌现出4800多个科技种养示范户,3200多名农民成了乡村农技骨干或“土秀才”,65%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至2门致富技术。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