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聊城茌平科技点亮发展之路 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发布时间:2014-07-18来源:齐鲁网浏览字体:[      ]

聊城市茌平县成功入围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成为全省21个试点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围的县市;全县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产业产值比重提升至60%以上……在茌平采访,当地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如何依托人才科技力促创新转型,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成绩的背后,是茌平县坚持实施“科技强县、科技强企”战略,通过人才引进、科技创新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一、“引种子”:注入强劲动力

“对农民来说,选好种子才能种好庄稼。对一个地方来说,人才就好比种子,只有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才能将茌平县建设成为产业高地、人才福地!”茌平县县委书记陈秀兴如是说。

引进好“种子”,才能给企业注入强劲动力。茌平信发盛吉赤泥处理公司投资近亿元,聘请13位知名专家,历经8年科研之路,取得9项发明专利,终于攻克了完全利用工业废渣还原加工成水泥熟料这一世界性难题;同时,利用赤泥提铁废渣开发研制出可代替木材的新型建材。这两大技术突破,真正实现了赤泥处理“吃干榨净”,年可消耗赤泥500万吨,效益达亿元。

招才引智,科技创新的“后果”就是:企业多了效益,环境少了污染。通过实施“人才强县、科技兴茌”战略,茌平县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建苗圃”:定制平台载体

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好的平台载体。每年安排1000万元贴息贷款金、500万元节能推广金、2000万元科研创新基金、3000万元“过桥专项资金”等,扶持企业科技创新,连续组织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和国家“863计划”等各类科技项目30多项……茌平县不断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搭建政府、企业和人才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企业群体和人才队伍。截至目前,该县87家规模以上企业与124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开发出60余种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其中4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科技成果得以转化应用。

三、“育森林”:宜业先要宜居

经济条件下,人才是流动的,既可以引进来,也可能被挖走。靠什么留住人才?茌平人认为,除了创新创业的机会,还要建设宜业宜居的城市,用宜业宜居的环境留人。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特别是对于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在个人收入、居住条件、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文化需求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保障。

如今的茌平,一个不起眼的工地,一个不为人知的工厂,也许就孕育着国内领先乃至国际一流的科技项目和产业。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