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随着2014年茌平县春季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又一批“大好快”项目落户茌平。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大思维确定大目标,以大目标引领大举措,以大举措推动大发展,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工业经济捷报频传。“茌平经济发展到今天,已到了迸发优势和增强辐射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在第二战役中继续当好领头雁,实现高台跨越。”县委书记陈秀兴如是说。
大基数跨越需要大气魄。茌平县紧抓项目“牛鼻子”,以大气魄谋划工业转型,抢占第二战役制高点。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发展提升方略,利用地域、资源、人脉等优势,推动产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结,借助优质且带动力强的战略性项目,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工业经济从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平台上再度“跃起”,打破“瓶颈”向纵深方向发展。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户数410户,增长52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2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3%、24%和23%,达到1331、102、131亿元;“大基数”工业发展的增幅全部超过20%。
大扳手激活“一池春水”。瞄准五大工业经济板块产业定位,茌平县握紧扳手“拧螺丝”,工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各项措施更加有力,工业转型以破竹之势扎实推进。在“工业八条”等文件激励下,县财政出资7199万元,兑现落实对企业的奖励,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帮包制、项目建设责任制等机制,实施“一线工作法”,面对面帮企业理思路、跑门路。设立1000万元的自主创新资金,2000余万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技术改造项目,2013年共实施技改项目189个,完成技改投资105.5亿元。
大转型打造创新“智高点”。信发集团投资220亿元的“压小上大”项目是现实版的“壮士断腕”。同样,华鲁制药替比赔南匹伏酯原料及制剂项目等逾百个新上项目,均为占据行业技术高端的战略性项目。该县以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着力点,大力招才引智,打造工业发展“智高点”。目前,全县87家规模以上企业与124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记者 张颖通 讯员 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