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时节,信发集团6×660MW“上大压小”项目进展顺利,2号机组率先成功发电,其余机组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基本按照每个月完成1台机组点火计划的进度推进。
“上大压小”项目是茌平工业在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的断腕之举。作为电解铝行业大佬,信发人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将电解铝行业作为六大产业过剩行业之一,在刺激政策下的爆发式扩张时代一去不返,如果仍然抱着传统市场不放,那无异于坐以待毙。
经济新常态倒逼企业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更加关注,对发展质量更加关切。茌平县正着力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孕育新亮点,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
山东颐和塑胶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塑料轨道枕木,邵氏硬度达到110度,远大于木头硬度,1万次回弹实验后的弹性弯曲不超过6%,耐老化性超过50年,其性能完全可替代木头和水泥。“我们解决了发达国家都没有攻克的技术难题,已经站到了该行业技术的全球制高点。”据该公司总经理王兴宏介绍,颐和塑胶自主研发的PE发泡环保阻燃隔音材料,避免了现有塑胶产品燃烧后有毒物质挥发问题,环保要求达到了欧盟标准,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产品专供日本日立空调的企业。
茌平县着力加快知名新材料企业和成果转化项目的培育引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路通光电科技公司新投资3亿元的医学用关节传感器项目,由清华大学科技园提供技术支持,具有智能化、微型化、可遥控和无创检测等特点。
进入新常态的还有电商新业态。去年“双十一”期间,茌平金号织业电商销售额达到1545万元,增幅14%,使企业全年电商销售额破亿元。新丝丽纺织在淘宝、京东等网站开设旗舰店,并多期入驻唯品会。万和通物流、舜海物流、新世纪物流等大型物流的网络配货比达到90%以上。全县270多家铝制品企业建立网络促销组织,黑陶、剪纸等文化特色产品也在网络上开辟了新“蓝海”,将数字化定制生产变成现实。
新产业、新业态为茌平工业注入了新活力。去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