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茌平县振兴街道以加快土地流转为切入口,借助政策优势和发展规划,共流转土地4000余亩,同时采取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把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吴官屯新村建设中,振兴街道把已通过省级验收的800亩腾空土地,由村委会统一发包,建起草莓基地,计划将所有复垦后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该镇把吴官屯社区的全部6000多亩土地用于规模化经营。目前已引进海棠苗木基地一处,并与台湾客商积极洽谈观光农业项目。
把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引导村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实现农户与村集体“双赢”。目前已成立农业合作社75家,其中,大崔村建设了大崔肉牛养殖基地,成立了利民肉牛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50多亩,带动村民养殖户50多户,既促进了农户增收,也带动了村集体增收;五里村恒晟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亩,投资6000万元,以培育国槐、白蜡、柳树等大型经济苗木为主,通过规模化经营,大幅减少了经营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收益。
把土地流转与农民转移就业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农业合作社或者以经营农产品为主的企业,村民采取土地入股或者劳动力参与的形式,确保村民有事干,有钱挣。该街道牛庄村流转180亩土地,成立金银花种植合作社,村民不仅土地入股,还集合起来统一安排分工,全部现金结算,不仅将周边闲散劳动力利用了起来,而且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马沙村流转土地400余亩,建立绿化苗木基地,工作人员均为本村村民,有效解决了村民没有耕地之后的就业问题,并且得到了土地流转费用和工作薪酬两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