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陈秀兴:奋力赶超跨入县域经济50强

发布时间:2012-12-31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浏览字体:[      ]

 

    5月4日,茌平县委书记陈秀兴接受新华网专访。(孙林华摄)

    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5日电(成琳瑜 孙林华)近年来,山东茌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成为鲁西地区第一个全国百强县。2011年,茌平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荣誉称号。5月4日,茌平县委书记陈秀兴接受了新华网专访,阐述近年来茌平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

  记者:近年来,茌平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请您简单谈一下这方面的整体情况。

    陈秀兴:2010年茌平在鲁西及至冀鲁豫交界地区率先跨入全国百强县,2011年又实现进位提升,前进7个位次,位居全国百强县第91位。

    总体来讲,一是经济总量快速膨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茌平县实现生产总值29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7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99倍和1.94倍;今年前4个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13.8%;二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面貌变化巨大。全县城镇化水平由2007年的34%提高到48.7%,四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46亿元;三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24元,是2007年的1.7倍;四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战略空间支撑广阔。制定了“一区一带六园”总体产业空间布局和铝电千亿产业“一体两翼十大产业功能板块”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未来几年茌平的发展规划及目标是什么?

    陈秀兴:茌平县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123456”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即:围绕一个总体目标--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新茌平,奋力赶超跨入全国五十强;明确两大主攻方向--打造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强化三大发展支撑--思想大解放,园区大建设,服务大提升;坚持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安全稳定;推进五大战略重点--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城建靓县,三产兴县,统筹城乡;落实六大保障机制--党建保障机制,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落实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发展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这是今后五年茌平发展必须遵循的纲领、原则。

    今后五年茌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确保达到750亿元、力争900亿元,年均增长确保20%、力争25%;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45亿元、力争55亿元,年均增长确保25%、力争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万元和1.4万元以上,年均增长不低于1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8:60:32;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前五十位。

  记者: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知道茌平县确定了“项目立县、工业强县”的战略。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秀兴:作为茌平来讲,做强工业,实现工业的大跨越、大发展是跨入全国五十强的基础性条件,我们将按照“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的思路,力促工业做大做强做优。

    一是加大优质高效投入,实现项目建设重大突破。今年规划实施重点项目140个,今年要完成投入300亿元以上。二是以铝电产业为重点,实现信发循环经济示范园和茌平高端产业聚集区两翼齐飞竞相发展,铝电、人造板、铝加工、聚氯乙烯等“十大产业功能板块”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良性格局。三是统筹推进“铝电千亿产业”“味精、纺织、制药百亿产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星火燎原计划”。

  记者:荣获“全国小康成长型百佳县”,是对茌平县民生保障工作的充分肯定,在这方面,茌平县是如何做的?

    陈秀兴: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第一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连续5年实施“十大重点民生工程”。目前,我们初步实现了老有所养,建起了7处高标准的敬老院,全县鳏寡孤独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壮有所用,几年间,通过发展工业,壮大三产,增加公益岗位,我们新增就业10多万人,青壮年劳动力达到全就业;幼有所教,先后投巨资建成了新实验小学、振兴小学、第三中学等,发展壮大了杜郎口中学,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病有所医,14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建起了病房楼,配备了必要设备,建起76处社区卫生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解决;难有所帮,1万多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低保待遇,400多名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建立帮扶关系,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5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在社情民意调查中,全县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聊城市首位,“县城居民满意度”居全国百强县第3位。

  记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茌平县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陈秀兴:服务业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未来几年,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实施“三产兴县”战略,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一个基地”即商贸物流中心和文化休闲旅游基地,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每年高2.5个百分点。

    一是超常规发展商贸物流业。以三产“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重点推进邯济铁路、济聊高速、济聊一级路等沿线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城市中心商业区、东部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二是多层次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区域性和股份制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确保全年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三是突破性发展休闲旅游业。推进金牛湖景区、环城水系景区、徒骇河景观带、教场铺遗址、尚庄文化遗址公园,杜郎口唐槐公园、鲁仲连祠、鲁义姑祠等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枣乡、魅力茌平”特色休闲旅游品牌,努力建设鲁西地区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完)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