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温偏高,年前播下的麦种最怕过暖冬了。雪少雨少地里干,麦子发苗慢,如果不及时浇水就会耽误了收成。”3月4日,茌平县杨官屯乡村民徐青山来到麦田地里查看墒情,但面对冬天的干旱气候,徐青山却没有感到丝毫压力。“去年,村里安上了智能化的灌溉设施,把水龙带固定在出水口上,将磁卡放在感应器上轻轻一碰,水就从地下源源不断地流到了麦地里,不出一个上午,就让庄稼喝足了水。”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为提升杨官屯乡农田水利设施水平,茌平县投资建设了近1400万元的一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现智能化灌溉达到1万余亩。在改造中,村里每户居民配有一张充值卡和一张射频水表卡,彻底改变了以往村民面临的灌溉设备投资大、安装机泵费工费力等问题。目前投资近1600万元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预计可新改造土地1.3万亩。
这是茌平县集中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带来利好消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以24.8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建设为载体,加大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按照“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排灌工程建设标准,在十个示范方内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全县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利条件。